上个礼拜,”万众期待”的TGA落下了帷幕,《最后生还者2》在全球玩家的怒喷中横扫各项大奖,甚至在有《十三机兵防卫圈》和《对马岛之鬼》与之竞争的情况下,连最佳剧情和最佳动作这两个实不至名不归的奖项都收入怀中,让很多玩家大跌眼镜的同时,自然也感到无法接受。
奇迹2真的是游戏奇迹吗?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游戏评奖项目的增多,关于游戏大奖的话题度也越来越高,日本有年度游戏大赏,英国有金摇杆奖,而每年最出风头、关注人数最多的,则当属上面提到的TGA奖。甚至在近几年来,TGA还打出了”游戏奥斯卡”的口号,只不过在不遗余力宣传自己”正统”地位的同时,TGA奖项所遭受的争议也从未中断。
光看这奖杯还挺有那味的
而纵观TGA的发展史,短暂的项目历史与浓重的商业营销性质自然也难以与”奥斯卡”这样传统且极具权威的奖项所媲美,所谓的奥斯卡,不过是主办方不遗余力宣传下的噱头罢了。
认真你就输了
2003年,美国Spike TV电视频道创办了第一届斯派克电子游戏大奖(Spike Video Game Awards),这个奖项也被称为VGAs,虽然名字不同,但一般来说,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如今TGA奖的前身。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电视还是绝大多数用户收看节目的首选,每年的VGAs自然也通过斯派克频道向广大电视用户进行直播。
VGAs是较为传统的美式游戏评选
所以,这个时期的VGAs对国内玩家来说非常陌生,而且由于其节目只覆盖北美地区,参与评选的游戏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欧美系”游戏,即使在21世纪早期日系游戏仍处于鼎盛时期的情况下,早期的VGAs也基本忽视了日系游戏,评选对象仅限于”美国玩家热爱的游戏”。
首届年度最佳——EA的《麦登橄榄球》
VGAs的评选只进行了9次就在2012年宣告结束了。除了新兴网络直播节目的冲击之外,SpikeTV接近一半的女性用户占比也是VGAs被放弃的主要原因——毕竟这个节目几乎只有部分年轻男性会产生兴趣,本身的收视率并不算优秀。
游戏评选确实不适合在传统电视节目播出
在VGAs宣布停摆后,SpikeTV还在第二年象征性地推出了一届”VGX”大会,但并未作出任何奖项评选,只是改为单纯的营销推广活动,效果自然十分差劲,而斯派克奖的历史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
不过,作为斯派克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杰夫·基思利并不准备就此中止自己的事业。在斯派克奖确定停办之后,他专门找到SipkeTV的负责人,提出了全新的游戏奖项构想,虽然最终SpikeTV并没有参与其中,但杰夫还是以私人名义投资了近100万美元,组建了The Game Awards评选节目,也就是我们在上面说的TGA大奖。
杰夫是主持人,也是创始人
TGA从一开始就顶着延续”斯派克奖”的名号,杰夫用一手十分聪明的移花接木,将斯派克奖在10年时间内所积累起来的大部分用户都转移到了TGA项目上,这使得TGA在正式举办前就已经积累了非常高的人气与关注度。
SpikeTV或许真的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同时,斯派克还选择了在当时蓬勃兴起的网络媒体作为TGA大奖的直播平台,这一决定不但大大降低了TGA的直播成本,还迅速扩展了TGA项目的受众。
当然,TGA之所以能够在商业层面取得,除了继承斯派克奖的遗产之外,也和美国浓厚的评选氛围有关。在美国,人们一向非常热衷于各类评选节目,从儿童到成年人,每年都有许多人会积极参与到各类选秀/评选活动中,因此,TGA作为根植于美国市场的游戏评选节目,自然也受到了北美本土玩家的大力追捧。
美国人对于”评选”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最终,手握天时与地利的杰夫带着TGA的计划找到了索尼、微软、任天堂三大硬件巨头。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企划案:与传统评选为了保持中立化,刻意避开参选机构不同,杰夫希望在TGA的评选中,游戏厂商能够进行”深度参与”。
他们是参选者,也是发起者
在这样的基调下,TGA在观感上也变成了一场”秀”。相较于金摇杆奖与日本游戏大赏这样直接公布评选结果的传统媒体奖项,TGA不但承包了豪华的场地,还准备了大量现场节目,并邀请到了数量众多的,甚至和游戏行业毫无关系的体育和电影明星来增加流量。
看看这现场效果,就是一场晚会
可以说,从节目形式上来讲,TGA确实有在向奥斯卡典礼靠拢的趋势,专业电视节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出身的杰夫一手策划的TGA在节目形式上确实完爆了欧洲与日本的两项同类大奖,以至于TGA评选开始后,远在地球另一端,甚少关注国外游戏评选的中国玩家也都开始对其进行热烈讨论。但在权威性上,TGA又真的能做到向奥斯卡靠拢吗?
每年的日本游戏大赏就公布个结果
在首届TGA评选中,《龙腾世纪:审判》成功夺魁,作为美式RPG梦工厂,BIOWARE确实是许多欧美玩家的情怀所在,但在最佳体育&竞速游戏评选中,却花落《马里奥赛车8》。
且不说马车应不应该和体育游戏放在一起评选,私以为在几个正儿八经的赛车类游戏中挑出个马车8,这事就已经很怪了。
马车好玩,但是能打败地平线吗?
而到了2016年,在黑魂3与神海4两大系列终曲相继上市的情况下,TGA却把年度最佳游戏给了《守望先锋》,这也导致当年的许多网友为了这一结果进行了十分激烈的对线。
主机游戏评选里让网游得奖?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TGA是一场根植于美国的”秀”,当年在美国大火的守望屁股自然是天之骄子,即使在其它地区这款游戏再怎么凉,也和TGA没什么关系。
你说是吧,毕竟IGN还能在守望凉了以后把评分强行改成10分呢。
凉了以后反而变成”满分游戏”
另外,TGA对于”动作游戏”的标准也十分宽限,让我们来看看TGA这些年的最佳动作游戏吧:《DOOM》《重返德军总部》《最后生还者2》…虽然也有《战神4》和《鬼泣5》这样的”真动作游戏”坐镇,但TGA时不时就把ACT奖项颁给射击游戏的操作也确实下饭。
能跑能跳=动作游戏
当然,除了把FPS游戏归为ACT游戏之外,TGA也能让ACT游戏客串RPG游戏。2018年的TGA评选上,由于《战神4》的素质实在太高,在确定拿到最佳ACT之后,评选组只能忍痛将《怪物猎人世界》推上了最佳RPG的宝座。
猛汉的故事可讲的太好了
什么?你问我猛汉王有什么剧情?嗯给的奖项需要理由吗?虽然我也觉得把奎爷和aibo的奖项调过来估计都不会有这么奇怪。
讲道理,论战斗猛汉更香,论故事明显奎爷更好
至于TGA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下饭操作,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出于两点原因:
第一是文化观的不同,虽然说起东西方理念差异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在上纲上线,但事实就是如此。在长时间受日式动作游戏熏陶的亚洲地区,绝对不会有任何玩家将射击游戏与动作游戏混为一谈,但在车枪球大行其道的北美市场,能动的就可以算是动作游戏。
所以不要再问为什么《微软模拟飞行》能算SLG游戏了,问就是因为你不是美国人。
美国人的SLG:开飞机
而其中的第二个原因,就是TGA本身确实很难保持应有的”中立态度”。
如前文所说,TGA为了塑造节目效果,在建立之初就以高度商业化为目标,并与众多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与传统评选依托于权威媒体和机构不同,TGA的创立者杰夫·基思利从头到底都只是个游戏评论员和主持人,TGA能做到今天的地步,靠的从来都不是所谓的权威性,而是由杰夫一手打造的”商业共赢”系统。
你以为全球厂商坐在这里就为了争几个奖?
说得再具体点,TGA上面究竟谁得了什么奖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TGA过程中各个产商的信息露出和对自家产品的宣传。TGA之所以会办得如此盛大,本质上就是为各大厂商提供一场规模空间的市场营销晚会。
就因为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如今越来越多和游戏行业毫无关联的明星被请到现场助阵,而颁奖环节中的花活也越来越多。对于真正的游戏公司来讲,得奖其实也只是锦上添花,并不会在根本上决定游戏的销量,他们所关注的,其实只是在整个颁奖典礼中,自己所获得的流量红利。
老实说,播片带来的效益可一点都不比得奖差
看到现在你明白了吗?TGA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权威评选,虽然每年都会煞有介事地邀请全球玩家进行投票,但玩家投票从来都无法决定奖项归属。而TGA的所有”权威性”,其实也都是通过自我包装来实现的。
所以,当厂商和市场需要某款游戏得奖时,给它一个就好了,毕竟能用枪托砸人的FPS也有动作要素,猛汉王的故事虽然弱智但也算有主线,而对整个西方社会进行道德绑架的《最后生还者2》就更要横扫各项大奖,不然就是不尊重LGBT与其他某些群体。
全世界都骂我,但我拿奖了,有什么好说的
总的来说,由于当前游戏行业缺乏统一的审美标准,日系/欧美玩家之间价值观严重割裂,想要制作出统一的游戏评判标准无异于天方夜谭,而TGA在秉承欧美工业化3A游戏标准的同时,又和各大厂商之间有着说不定道不明的合作/赞助关系,结果就更容易引起玩家,特别是亚洲玩家们的争议。
用配乐征服无数玩家的异度2甚至没能拿到TGA最佳配乐提名
对此,笔者建议各位玩家,对于这些奖项大可不必太过认真,游戏本身的形式五花八门,每个人对于不同游戏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就算这些奖项打着”全球玩家”的名号,也没必要就真的代入其中,乖乖”被代表”。
玩自己的游戏,让别人说去吧
毕竟,虽然过去有句话叫做”高分新媒体,低分信自己”,但在媒体评测注水严重,评分频繁翻车的如今,或许自己的判断才是永远可信的唯一真理。
玩游戏不就是图个自己开心嘛,至于其他人说什么。
管他呢。
艾比是我见过最恶心的游戏角色,没有之一
没玩过1代:2代满分神作
玩过1代:奇迹2给爷爬!!
白左敢不让美末拿奖?
图个乐就行了,和IGN的评分一样,没什么参考价值
本质割韭菜,因为所谓的流量也是在割韭菜
其他奖给高尔夫2就算了,最佳剧情他何德何能
从前不是,但从今年开始,是了
十三机兵防卫圈剧情没奇迹2好,乐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