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PS5和XSX两大次时代主机即将发售,虽然在全球缺货的情况下可能绝大部分玩家都很难在短时间内体验到新主机的魅力,但家用游戏体验的再次进化却还是让人感到兴奋不已。
比起另外两家打得火热,如今的Switch却几乎已经彻底放弃了性能升级,在游戏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过,也并非所有”大作”都放弃了任天堂平台,像EA这样抱着能多挣一分是一分的公司就始终没有放弃将《FIFA》系列移植到NS平台的努力。
只不过游戏质量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罢了。
NS版FIFA一直是非常奇葩的存在
熟悉主机FIFA游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NS版的FIFA游戏一直被称为”FIFA遗产版”,其原因在于NS版游戏由于机能所限,其游戏一直采用了PS3级别的引擎,画面也非常简陋,完全没有任何”次世代游戏”的特征。
所以,即使如今FIFA已经出到了21,即将登陆全新的PS5/XSX主机,但NS的《FIFA21》除了更新球员与球队名单之外,却依然几乎和此前没有任何变化,画面还是《FIFA19》的画面,玩法和手感也仍然和《FIFA19》如出一辙。
这样的莱万你还用得下去吗
自从NS版《FIFA19》被EA官方标上了”遗产版”的字样后,这款游戏就停止了几乎所有技术革新,每年仅会在游戏阵容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用网上的玩家评论来说,NS版《FIFA19》才是应该获得最佳角色扮演奖项的游戏,因为它在成功扮演了《FIFA20》后,今年又成功扮演了《FIFA21》。
FIFA遗产版向玩家展示了教科书般的换汤不换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EA旗下最挣钱的IP却在时下最火爆的主机平台上破罐子破摔呢?说白了,还是NS的机能问题。
相较于主流主机平台来说太过基础的机能使得NS无法应对绝大部分第三方大型游戏,虽然也有像《巫师3》这样成功在NS上移植并优化的例子,但看看NS版《巫师3》的画面,是不是和原版有那么些不一样?
三个版本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其实任天堂不兼容第三方游戏大作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了,而这一切的起因都要追溯到任天堂第三代游戏主机主机GC的惨痛失利。
遥想当年N64在与PS的主机大战中失败后,任天堂痛定思痛,决定研发一款机能更加优秀,能够正面碾压索尼的新主机来一雪前耻,最终研发出了Game Cube。
虽然由于Game Cube的游戏实在太少,很多玩家都难以直观感受到这款机器的强大,但从当年三上真司对待GC与PS2的态度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出GC的性能究竟有多强。
GC的失利导致任天堂彻底退出了硬件大战
在《生化危机4》宣布GC独占后,三上真司曾表示,PS2的机能实在太差,根本不能完美展现出《生化危机4》的游戏品质,GC才是最理想的平台,而三上那句著名的”生化4移植到PS2我就把脑袋砍下来”也源于此。
不过,高超的主机性能并没能给任天堂带来理想中的收益,相反,由于GC第三方游戏阵容的匮乏,反而又一次在主机大战中惨败,而被给予厚望的《生化危机4》最终也移植PS2。最终,在该世代结束时,GC的销量甚至还不如首次涉足主机游戏市场的XBOX。
按照《生化6》移植的次数,三上已经死去活来无数次了
而在GC发售遇冷后不久,岩田聪便接替山内溥成为了任天堂的新任掌门人。由于花费大量资金研发的GC市场崩盘,彼时的任天堂也正面临极为严重的亏损。
为了拯救任天堂,岩田聪改变了山内溥时期与竞争对手在技术领域正面抗衡的策略,提出了控制游戏成本,吸引轻度用户的”蓝海计划”。
在岩田聪的推动下,以轻度游戏为卖点的NDS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了迄今为止销量最高的游戏掌机,恢复了元气的任天堂自然也开始大力奉行挽救公司于水火的”蓝海计划”。
岩田聪在2002年提出的理念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任天堂
因此,在NDS成功后,任天堂的新一代主机Wii也奉行着相同的设计理念,通过在当时看来非常新颖独特的体感游戏模式和主打家庭欢乐的游戏基调,进一步吸引了很多轻度玩家。
但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任天堂开始与传统游戏厂商渐行渐远了。
Wii确实好玩,但也确实不好玩
虽然以《Wii Sports》为代表的第一方游戏充分利用了Wii体感操作的特性,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轻度玩家,同时也出涌现出了《舞力全开》这样优秀的第三方游戏,但对于绝大多数传统作品来说,Wii过于奇特的操作方式却很难与游戏本身匹配。
于是,Wii渐渐演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3A坟场”,大量传统大作由于怪异的操作方式和有限的机能,与Wii平台的配适度极低,再加上Wii本身针对的群体便是任天堂本家粉丝与轻度玩家,许多大制作、难度高、需要玩家全情投入的第三方游戏本身也和Wii的气质并不匹配。
这种操作方式对于大多数游戏来说都有点难受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Wii被冠上了”三坟机”的名号。
虽然Wii平台其实不乏销量优秀的第三方游戏,但这些游戏大多风格独特,与主流游戏市场偏好区别较大,至少对大多数传统厂商来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都相继开始重新审视Wii平台。
最终的结果便是,任天堂在特立独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第三方厂商的担忧也越发明显,二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在WiiU发售后达到了顶峰。
WiiU是任天堂的又一”黑历史”
WiiU作为Wii的继任者,其游戏方式相较于自己的前辈更加创新,除了传统的双节棍操控方式外,还新增了Gamepad操控模式,其使用带屏手柄工作的原理,基本可以视作Switch的前身。
但由于WiiU的操控形式实在太过于独特和超前,许多游戏厂商出于市场风险的考虑,都并不愿意针对WiiU的特性单独开发游戏。
所以,即便WiiU的首发阵容非常豪华,但很快,由于其游戏覆盖面极窄,对传统玩家缺乏吸引力,WiiU也在发售后不久就跌入谷底,走上了当年GC的老路。
WiiU的退市之快让人震惊
最终,在WiiU发售仅半年后,育碧与EA两大游戏巨头就相继发表声明,将不再为WiiU平台制作任何独占游戏,这对于一款刚刚推出的新主机来说是十分罕见的。
这也标志着,在经历了Wii与WiiU两代过于标新立异的主机之后,饱受游戏开发与销售之苦的传统游戏大厂终于决定彻底放弃商业风险过大的任天堂平台。
毕竟游戏厂商最注重的还是商业利益,费尽心思开发出来的游戏却卖不出销量,任谁都不愿意这种亏本生意。
就连凭借《舞力全开》在Wii上赚得满盆满钵的育碧都早早放弃了WiiU
因此,在WiiU遭遇惨痛失利之后,任天堂本世代的全新主机Switch也吸收了此前的教训,虽然看起来在游戏方式上比起前两代主机做出了更大的创新,但在游戏的操控方式上,却淘汰了过于标新立异的”双节棍”,回归了最传统的手柄形式。
相信绝大多数玩家还是更喜欢手柄
这一变动无疑意味着任天堂开始向其他第三方厂商们重新示好,毕竟对于很多游戏开发商来说,任天堂前两代主机那怪异的操纵方式就让游戏开发变得困难了许多。
而事实也是,随着传统游戏操控模式的回归以及NS主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大卖,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厂商重新在NS平台发行自己的游戏。
不过这并不代表如今NS就真的受到了大厂们的青睐。
马里奥疯兔不会年年都有
正如前文所说,由岩田聪提出的”蓝海计划”对任天堂此后的经营策略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在岩田聪去世后挤人的前任社长君岛达己也表示,任天堂绝对不会再次陷入和竞争对手的技术大战中。
相较于另外两家在技术升级的战斗中打得愈发激烈,如今的任天堂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身上,专注于自身的游戏事务,这才是任天堂如今的经营思路。
因此,虽然为第三方厂商提供了更低的准入门槛,但任天堂却从未想过要将NS打造成一款像PS那样的”第三方游戏平台”,作为岩田聪时期的”遗产”,NS的核心理念依然是打造”低成本的趣味游戏平台”。
时至今日NS的画面依然是部分玩家攻击的对象
所以,如今的NS也被许多玩家戏称为”冷饭平台”,虽然其中也有《雷曼兔》和《歧路旅人》这样获得极大成功的第三方游戏,但总体而言,由于NS本身的机能限制,绝大部分厂商的主流新作都难以直接登陆NS。
但专门为NS设计游戏的风险又很大,毕竟除了任天堂之外,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做出符合粉丝游戏审美的作品,因此大多数第三方厂商目前都更倾向于将已有的成熟游戏移植到NS平台,至于销量,作为早就渡过发售期的产品,自然多卖一份都是赚。
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任天堂似乎也和”大作”渐行渐远了,即使偶尔有所谓的主流游戏登录平台,也大多是《FIFA遗产版》这种游戏体验与其他平台不可同日而语的”充数作品”。
《歧路旅人》本质上也是一部”取巧”的作品
当然了,目前的任天堂应该并不会因此感到焦虑,毕竟作为现在的”世界主宰”,截至目前的北美游戏年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中,有9款都是任天堂第一方游戏。
在日本本土,任天堂的表现也是死死压过老对手索尼一头。如今的任天堂游戏文化正在席卷全球,笔者相信,所有游戏厂商都想在这场由任天堂发起的狂欢中分一杯羹,但遗憾的是,除了任天堂之外,似乎没有人能够成为这场游戏盛宴的第二个主角。
当下的任天堂在游戏行业中就像是一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任外界怎么热闹,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游戏初心,在只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这句话你一定听过
我们不知道这种独立感究竟还能保持多久,也不知道那让无数人为之癫狂的创意,是否也会有枯萎的一天,但可以明确的是,40年前任天堂凭借着红白机创立了属于电子游戏的时代,而今天,他们也正在用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为游戏行业指引着新的方向。
我也是觉得荒野之息这类的游戏比那些单画面好的年货更符合3A标准
任天堂的主机就是隔代雄起
确实我觉得画面革新没那么重要 只要画面不要太差就能接受 关键是游戏本身要有革新有新意 要好玩
其他的游戏都越来越像电影,只有老任不忘初心,把游戏做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游戏
一边说任天堂的做法是第三方的坟墓,又说任天堂为现在的业界指引方向,任天堂到底是什么?任天堂只不过是一个做玩具的,做出来的玩具是可以让所有人都可以玩的玩具商。
游戏的趣味性操作性音乐和画面四个方面,画面的重要性比起其他要素来说我觉得是最低的。我觉得一直纠结画面说明它还没有领悟游戏的真谛
任天堂是个投机的公司 做主机不舍得投钱 卖的价格和其他主机一样贵 做游戏不做画面最好的 但是游戏性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就是很小气 用垃圾的设备做高游戏性的游戏 跟次世代根本靠不上边
任天堂的理念就是“有趣”、“好玩”。所有的游戏都围绕这一主题,而且它也是唯一一家靠自己就可以过的不错的游戏公司。SONY的PS则是“电影化叙事”的代表,而且真的做到了极致,加上极其优秀的第三方的独占(限时独占),下世代还是王者,微软的盒子老实说有点尴尬,但XGP是现在它最大的法宝,至于硬件,走的则是PC化的路子,跟PC融合的最高。御三家各有所长,良性竞争,受益的终究是玩家。而且PS系列以后的独占和限时独占也将惠及所有的玩家—比如FF7re,绝对值回票价
我用ns玩巫师三差点瞎了…人物不动还好,一动感觉屏幕都花了,像油画……
啧啧,一边说着做低成本趣味游戏,一边卖的比三a都贵的价格,俩头都被你赚了啊,任地狱
不会真有人买switch玩游戏是为了画质吧
NS不是买塞尔达送的吗
3A其实就是美国游戏评级制度中的一个等级,这个评级制度借鉴了美国电影评级和权利金制度。而权利金制度是任天堂在雅达利大崩溃只会开创的游戏质量评级制度,也是现在大部分游戏评级制度的源头。所以所谓3a的概念归根溯源还是跑到任天堂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