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文章中,我们讲过任天堂的R.O.B机器人是怎么拯救了大崩溃的美国电子游戏产业。然而这场造成整个行业崩溃的”罪魁祸首”《E.T.》却只是简简单单一笔带过。很多读者也表示,对这款堪称”史上最烂”的游戏究竟有多烂非常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聊聊仅仅靠8KB代码就能就让雅达利亏损上亿美元的”传奇游戏制作人”霍华德・史考特・华沙的故事。
就连英国的BBC也称它是史上最烂游戏
2000万天价版权费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花2000万美元买下了《E.T.》版权,并将你任命为了游戏总制作人!”
1982年7月,美国雅达利公司的办公室里,默默坐在计算机屏幕前敲代码的24岁程序员霍华德一定没想到,由雅达利CEO雷蒙·卡萨尔亲自交付的这个任务,居然改变了他以及整个行业的命运。
这部作品创造了电影史上的神话
当时的雅达利凭借强劲的技术力让游戏主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业界唯一的霸主。而《E.T.》这部电影,由斯皮尔伯格导演,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外星人流落到地球的故事,一经上映就轰动全球,仅美国票房就高达4.35亿美元。
全美最强大的游戏公司和最著名的导演强强联手,哪怕连制作人都没定下来,所有的媒体都已经开始争相报道,而玩家们也开始翘首以盼一款神作的诞生。
见到自己偶像的霍华德显得格外激动
当然,年纪轻轻就接下如此重任的霍华德也不是雅达利随随便便就决定的,
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改编过斯皮尔伯格的另一部名作《夺宝奇兵》,并成功卖出100多万套。对雅达利来说,他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天才”。而他自己也是是斯皮尔伯格的忠实粉丝。”我一定会成功的。”霍华德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并坐上了公司包下的飞机,和CEO一起亲自拜访斯皮尔伯格。
当年在美国大红大紫的吃豆人游戏
“你能不能做个像吃豆人那样的游戏?”
即便是拍出美国票房冠军电影的斯皮尔伯格,对游戏来说也完全是个门外汉。《E.T.》的剧情就算再怎么改编也是在无法和吃豆人有联系,废了好大的劲儿才和导演解释清楚不能直接把别人的游戏直接套用在自己的游戏里。
CEO雷蒙·卡萨尔更是在紧跟着”不懂游戏”的导演,提出了两个更加不可能的要求:
“游戏必须重视地反映电影的剧情。”
“开发时间是5个星期。”
当年CEO的两个条件,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前一个要求,虽然现在还对怎么要把游戏做的又像《吃豆人》又要符合剧情完全没有头绪,但是先前就改编过《夺宝奇兵》的霍华德,觉得办法应该还是有的。但是后一个要求,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毕竟就连之前他做过的两款游戏,每款都至少花了半年以上的时间。
“那么,作为我手下有多少帮手呢?”
“你都是总制作人了,那当然就只有你一个了。”
起身送斯皮尔伯格离开的老总,只留下了霍华德一个人一脸懵逼地望着天花板。
8KB代码与”霍华德的007工作制”
之所以会定下五个星期这样的时间,很大程度来自雅达利想赶上圣诞节来贩卖游戏。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制,制作游戏卡带还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原本签下版权协议就已经是7月底了,到头来留给霍华德的时间,就仅仅只剩下五个星期了。
就算他想和申请和公司延期交货,也只是得到了残忍的驳回,因为公司早就投入了500万美元为这款游戏做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以至于当时美国绝大多数小孩最想要的圣诞礼物就是《ET》的游戏卡带。
当时的宣传的广告语:ET需要你的帮助
既然开发工作已经无法推辞,那么霍华德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花了几天时间,他终于构思出游戏的雏形:玩家帮助ET在地图上找到一些零件,ET将零件组合成能够星际通讯的电话,然后玩家就能帮助ET回家了。同时,玩家要操控ET躲避万恶资本主义政府的特工和间谍,还有被体制腐化的科学家们。
游戏的平台是当时大红大紫的Atari 2600
而完成了构思的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了游戏的开发工作。尽量减少睡觉和吃饭的时间这种基本操作自然不必多说,霍华德甚至在自己的家中也安装了开发软件,使得在自己家的时候也能写代码。而在平时也是
以”不离开办公桌两分钟以上”为原则督促自己制作游戏。废寝忘食到差点在公司晕倒以至于之后公司还特地请了一个员工来在一旁监督他是否按时吃饭。
霍华德的工作制度早就不是996而直接快进到007
终于在这样”自杀式加班”的努力下,霍华德用了五周的时间完成了《E.T.》的游戏制作。
等待他的是CEO之前承诺好的20万美元报酬和夏威夷带薪休假的奖励。
而为了赶紧开卖,雅达利放弃了以前的玩家测试阶段,直接开始生产和铺货。可能是霍华德的前两部游戏都卖出了百万销量,所以雅达利一口气生产了400万套卡带,最终赶上了圣诞节档期发售。
400万份游戏与怒不可遏的玩家
或许是”全美最强大的游戏公司和最著名的导演强强联手”,这样的噱头太过吸引人,就算是”总制作人”霍华德都承认游戏确实有点问题。但还是在一开始就卖出了150万份。但是慢慢的,玩家开始意识到,这个游戏何止”有点问题”,根本就”全是问题。”
1982年霍华德在伦敦参加《E.T.》的先行发布会
商家再怎么打折也卖不出去,挤压在仓库里成千上万份游戏被络绎不绝地退回雅达利总公司。
这个游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引起众怒?
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枯燥的玩法、反人类的难度以及”买BUG”送游戏的糟糕体验。
虽然初看搜集三个零件制造电话,再返回母星的流程听起来十分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ET有行动点数限制问题,初始都是9999点,每走一步都会消耗行动点数,消耗完毕后ET死亡。只有吃糖果才能恢复,而因为Atari 2600机能有限,糖果在实际游戏中是以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绿点的像是呈现的。
多少玩家在找糖果的过程中”瞎了眼”
再者就是仿佛是霍华德为了发泄工作的不满而将敌人难度调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地步,只要被FBI抓到那你就会一瞬间失去你所有的零件。更不用说一旦被科学家抓到就会直接把你抓取华盛顿。游戏中无处不在充满了作者的恶意。
字面意义上的”受苦游戏”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游戏中的BUG多到令人难以容忍,几乎没有办法体验到正常的游戏。即便高超的游戏技巧能让你躲过科学家和FBI的抓捕,你还是会是不是掉入一个坑中怎么也出不来,宣告着你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当年的美国玩家怕是已经对这个画面有了心理阴影了
几年后《ET》频繁地登上各类媒体,这次并没有雅达利花费一分钱的广告费,而是被冠以”史上最烂游戏”的名头,被人争相报道。
一个时代的落幕与”看破红尘”的霍华德
当时还在夏威夷度假的霍华德一定没有想到,自己5个星期做出来的游戏,竟然让自己的公司乃至整个行业都面临了崩溃的危机。1982年12月初,雅达利宣布,销售业绩惨败,市场竞争失利,雅达利母公司华纳通讯的股价暴跌。到1983年第二季度,雅达利母公司报表显示亏损3.1亿美元。
据说被埋掉的卡带足足运了20辆卡车
而剩下的250万份游戏,该怎么处理呢?于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垃圾场掩埋事件。当时的新闻报道说,雅达利晚上偷偷跑到阿拉莫戈多垃圾场,然后彻夜不眠地掩埋了数以百万计的卡带。
这些卡带直到2014年才被挖掘出来得以重见天日
其实平心而论”一款游戏能压垮一个年收几十亿的公司”这件事怎么看都像是甩锅。《ET外星人》是导致雅达利倒闭的原因之一,但也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
当时电子游戏市场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战略,让美国市场上一年内就出现了一万款游戏。传统游戏市场也受到了来自逐渐普及的个人电脑的冲击。而雅达利自身毫无风险评估的营销策略,以及混乱的组织管理,再加上对开发人员的不尊重,都是他们最终破产的原因。
只是最终这些骂名都由”开发出史上最烂游戏”的霍华德独自一人承受,说实话是在是有点心疼。毕竟给你五周时间,你又能做出什么样的游戏呢?
ET只是雅达利破产的原因的其中一个
“看破红尘”的霍华,早已从雅达利辞职,选择当起了心理咨询师,开始了他的第二人生。“这也许是我曾经为世界创造了太多的痛苦和失望,抑或我想补偿被我ET游戏留下阴影的下一代。”在接受BBC采访的霍华德,坦言了他的心路历程。
经历了失败的他或许最懂得程序猿的苦了
做出”史上最烂游戏的男人,度过了十几年时光成为了”硅谷心理师”。BBC也问他,会不会经常用自己的失败来开导病人呢? “每个心理治疗师都会以个人经历来开导病人。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很正常。”
程序员和心理师一样,都是检测一个个系统的。从程序员转到心理师,其实对于霍华德来说来说,只是从Atari2600转移到了另一个更复杂的系统。
原来不止我们这里人傻钱多
五周做个游戏,简直无法想象。
国内的是血狮
外行指导内行就成了这个结果
暴雪:五周是不存在的,五年我们都要跳票
nwc也是这么完蛋的,所有以销售为主导的不尊重技术开发人员的公司,都死的特别惨。
这个公司的老板和销售总监一定是疯了
本来当时就是各种垃圾游戏当道,玩家好不容易盼来一款“大作”,结果是一颗核弹,所以美国游戏市场从此死了好几年
雅达利自己种的苦果最终自己品尝。不过现在的玩家们应该要感谢它,毕竟开创了伟大电子游戏主机的历史功勋者
中国的老板是最多给你一个星期。
5个星期能做出什么?
在开发上的投资和商业运作花的钱完全不成比例,而且,多给他几个人有那么难吗?
魔兽世界MC一个星期……所以里面很粗糙,boss全是小怪模型,就做了个大螺丝。
最烂游戏不是叫血狮吗
软件测试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典型的业务人员领导研发人员的案例。
这个游戏现在也是卖天价
原来是个光杆司令啊
雅达利大崩溃事件
宁可雇个员工看着他按时吃饭也不愿给他的开发组加两个人,这都什么操作
中国老板直呼内行!
这个锅不应该霍华德背
能改变一个行业也是个传奇了
其实不怪他,开发周期那么短,你倒是多加几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