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仅一年之后,中国第一家网吧3C+T就落户上海。在那个一斤猪肉只卖2块钱的年代,当时的上网费是20元/小时。

与它高昂的价格相匹配的,是网吧极高的逼格。没错,一开始网吧走的可是精英高端路线,不仅价格高,室内装潢的格局高,“普及计算机知识,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的服务宗旨更是格局打开。
当时网吧里的顾客,别说是打游戏,其中大多数人甚至连开机键在哪里都不知道——他们来这里消费(装逼)的目的,就是在喝咖啡的同时,能够优雅地看着服务员操作,从而学会怎么上网。
虽然这种模式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当时就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被这家网吧深深地吸引。在造访上海的时候,甚至花了40分钟亲自在网吧中体验,并且接见了3C+T网吧的创始人曾强。

出道即巅峰的网吧行业迅速扩张。不过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加之互联网在国内的迅速普及,以及电脑游戏的迅速崛起,此时网吧的主力消费人群也从高端人士,转变为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玩家群体。
因此3C+T这种高消费的运营模式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大多数网吧开始进入了1~2元一小时的廉价时代。
对于那会儿的学生来说,下课后,甚至翘课上网都是家常便饭。当时网吧里热闹火爆的游戏氛围,如今已经成了不少人青春的烙印。

但随着2002年“蓝极速网吧”事件爆出,网吧风评一下子被推入谷底,与此同时暴露出的,更是网吧的安全问题与监管问题。2007年,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各地均不得审批新的网吧,禁止变相经营网吧,同时,监察部门将直接参与管理。

不过即便是如此严格的管控,网吧也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并且由于网吧许可经营执照难以获得,反而让连锁网吧趁机占领了市场。特别是到了2014年之后,审批网吧的禁令被取消,网吧数量甚至一度有回升的趋势。
并且随着2017年《绝地求生》的兴起,网吧配置也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更新换代。不少网吧也趁此机会翻新了装修,摇身一变成为了更高端的“网咖”,价格也涨到了10块钱一小时。

不过即便涨价幅度巨大,当时的网吧依旧座无虚席,整个网吧行业似乎迎来了第二春。就连亚洲天王周杰伦也紧跟这股潮流,投资成立了“魔杰电竞”。
或许当时的周杰伦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三年之后,自家的网吧就会面临倒闭。当然倒霉的并不只是周杰伦,整个2020年,全国倒闭的网吧多达1.28万家,看起来整个行业都已经进入了寒冬。
虽然网吧日渐式微,但游戏总是要打的,那么问来了,现在的年轻人到底都在哪里打游戏?

氤氲的烟气,温暖潮湿的瓷砖,大通铺上躺着一堆赤条条的大老爷们,或许不少人对于洗浴中心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被老父亲带去搓背的阵痛中。

然而在如今的洗浴中心里,你除了能够洗澡之外,几乎能进行任何你能想到的娱乐活动。想吃东西?有自助餐。洗完澡想运动?乒乓球,台球,投篮机应有尽有。想打游戏?比肩网吧水平的电脑自然不在话下。就连网上一机难求的PS5,在游戏厅也是不限时使用,甚至还预装了年度游戏《双人成行》。
最要命的是,这些服务基本上都是包括在100~200不等的浴资内的,而你在里面一泡,就可以是一整天,有的还可以过夜。
我愿称洗浴中心为永远滴神。

当然,网吧的衰落显然不是由洗浴中心直接造成的,但毫无疑问,当代的洗浴中心就是网吧生意的终极形态,是解决网吧生存问题的终极答案。
从表面上看,网吧大面积倒闭的原因再清楚不过,疫情的肆虐剥夺了这个典型的“人群集聚性场所”继续开放下去的理由,大量网吧被迫停业。断绝了收入来源的同时,员工工资,场地费用,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几个月下来,倒闭与否完全就看老板口袋里还有多少钱。

但事实上,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从当年的随处可见,到现在基本上只在学校周边经营,网吧的整体数量还是在逐年下降,疫情的到来只是加快这个行业凋敝的催化剂。
网吧为什么不行了?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去网吧的人变少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市场的衰退,和手机游戏市场的兴起,都是促成这一现状的主要诱因。
就拿上一个掀起网吧游戏热潮的游戏PUBG来举例,很多人都将这款游戏能将广大游戏宅骗出家门的原因,归结于其稀烂的优化,导致当时不少主流PC无法流畅运行,因此需要到网吧才能勉强享受一下流畅游戏体验。

错,古往今来吃配置的游戏何止PUBG一家?如果仅仅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游戏宅解决问题的方案,一定是选择升级配置一劳永逸。特别是对于PUBG这样的射击类游戏来说,安静的家里显然比吵闹的网吧更适合听脚步。
而恰恰是那些跟风入坑PUBG的玩家,才更容易踏入网吧的大门。
所以PUBG掀起网吧热潮的真正原因,是由主播带起的现象级影响力,让当时不管是不是游戏玩家的一众网民,都有进入游戏一试身手的欲望,网吧这种租赁式的服务模式,自然成为了这部分玩家的首选。

后来随着热潮退去,加之手游吃鸡的推出,网吧的上座率再次回到了平时的水平。
相对的,只要爱干净是美德这件事还是人类的共识,洗浴中心则几乎永远不用愁客户从哪里来。毕竟对于洗浴文化盛行的北方童鞋来说,去澡堂子洗澡几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没有暖气的南方童鞋来说,能在澡堂子里体验一把室内恒温的感觉,我相信也是一种刷新三观,欲罢不能的绝美体验。

讲完了客流,我们再来聊聊营收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上座率高,网吧就能赚钱吗?除去员工工资,房屋租金,以及昂贵的商业用电价格,10元一小时的价格所带来的利润少得可怜。更别提随着游戏对于配置需求越来越高,网吧配置的更新迭代所带来的额外支出。
网吧真正的营收点,已经·不在于上网本身,而在于其售卖的各种周边商品。早年间的营收主力是各种点卡与充值卡,相信当年不少玩家都觊觎过网吧老板手里那张可以无限充值的小卡片。但随着网络支付时代的到来,这门生意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之后的时代中,网吧中的零食小吃站出来成为了营收的主力,同样也促使着网吧向网咖进行转变——虽然仅一字之差,但“网咖”不仅代表着自己拥有更好的上网环境,更代表着这家店拥有自主制作的各种饮料与小吃餐品。
尤其是在一些中高端的连锁网咖中,一杯可乐从机器里打出来,加上些冰块和一片柠檬,就能卖出7,8元的价格。一杯可乐=上网一个小时,其中的暴利无需多言。

但随着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这种配套销售的模式开始逐渐崩坏。如果说几年前泡面可乐是网吧包夜的标配的话,如今的各种外卖夜宵就是降为打击。但网吧却对这样的现象束手无策,一来网吧的自由性几乎无法阻止外卖小哥进入,二来网吧所能提供的餐食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洗浴中心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由于场所的特殊性,洗浴中心可以正大光明的将各位神通广大的外卖小哥挡在门外,而浴客们的饮食问题,基本上都能在中心内得到解决。从零食,饮料,小吃,甜点到正餐,应有尽有。

相较于模式单一的网吧,洗浴中心所能提供的娱乐项目也更为广泛,可变性也更强。流行唱歌,就摆几台K歌房;流行手游,就只要保证Wifi与充电即可;即便是在网吧所擅长的电脑房领域,洗浴中心几乎也有着不可撼动优势——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更加安静,并且几乎能保证绝对的无烟环境。
即便这些娱乐项目不再流行,洗浴中心的老板也不需要把他们完全清除,保留一部分下来,作为浴场娱乐项目丰富的证明,总会有怀旧人士和尝鲜的浴客愿意尝试。多余的空间,正好能给新项目腾出空间。
也许再过若干年,就会有上了岁数的大爷一边在洗浴中心看年轻人打游戏,一边感叹当年的自己在名为网吧的娱乐场所中有多么叱咤风云。

在娱乐模式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只能提供单一娱乐形式的网吧,没落或许真的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