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旗下的电竞战队BLG正式宣布成立《街头霸王》分部,国内著名街霸玩家DCQ、小宝和村肉成为了首批签约选手。B站此举很大程度上是在为杭州亚运会的《街霸5》项目做准备,但同时也牵动着不少格斗玩家的心——
中国的格斗游戏,是否真的能就此崛起?
此前,日本知名游戏媒体4Gamer也举办了一次针对格斗游戏的企划,他们一共采访了73位格斗职业选手,其中既有梅原大吾、sako、、Bonchan、东大这样的传奇选手,也有不少今年刚刚取得“日本职业电竞执照”的新人选手。
企划的内容其实只是常规的“新年展望”,并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引发我深思之处在于本次企划中出现的众多年轻面孔。在国内众多自媒体时不时就会把“格斗游戏衰落”的话题掏出来骗一波流量的同时,日本与欧美的格斗游戏却已经悄悄来到了第二春。

如今欧美格斗游戏界两位大魔王级别的选手Punk与Sonicfox均出生于1998年,日本也涌现出了能够通杀传奇老将的卡瓦诺、Higuchi等天才选手。与其它电竞游戏不同,年龄对职业格斗游戏选手的影响很小,大多数职业选手在35岁左右都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格斗传奇梅原大吾和“神之手”sako更是在40岁高龄仍能跻身世界顶尖选手的行列。
按照这些前辈的职业轨迹来推算,新生代的格斗选手们至少还有15年左右的活跃时间。而EVO、红牛杯、CPT全球巡回赛、SFL日本联赛以及其他各类大小格斗游戏赛事的成功举办,也成功让沉寂多年的格斗游戏重回主流玩家的视野中。

在新鲜血液不断涌现的同时,近几年的格斗游戏在商业表现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回暖状态:《铁拳7》全球销量突破700万套,《真人快打》近几代作品也都是千万套打底的销量;Arc于2021年6月推出的《罪恶装备Strive》凭借究极华丽的视觉表现成为了目前游戏行业内二次元三渲二游戏的天花板,《DNF》(尚未发售但测试版质量可期)《龙珠》,甚至《碧蓝幻想》等知名IP也都相继推出了衍生的高质量格斗游戏作品。

可以说,如今的格斗游戏不但没有继续衰落,反而焕发出了“第二春”,通过呈井喷之势的高质量作品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新鲜血液。
那么,为什么在格斗游戏一片向好的时候,唯独国内会时不时出现“格斗游戏衰落”“格斗游戏必死”的言论呢?
这一切,恐怕还得从《拳皇97》说起。

《拳皇97》凭借着最为低廉的盗版价格,成功在上世纪90年代横扫各大街机厅,成为了“街机厅高手”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也是很多80、90后格斗玩家的入门作品,但实事求是地说——
《拳皇97》在中国之外的评价不能说不高,只能说是非常低了。
要细数《拳皇97》的问题,难免会涉及到很多格斗游戏术语,对于不了解格斗游戏的读者怕是不太友好,所以这里我直接给出一个简单易懂的结论:
97很简单(甚至无脑),简单到很多招式的设定不合理,失去了格斗游戏应有的攻防博弈;97的平衡性很差,差到顶尖玩家手中能上场的角色就那么几个;角色策略非常固化,从入门到入土打的都是同一套连段;同时97的恶性BUG也非常多,多到当年的盗版商甚至利用这些BUG做了很多个山寨版本的《拳皇97》出来。

只不过游戏做得再烂,架不住街机厅上得多呀!20世纪末的国内玩家基本与国际市场绝缘,并没有像外国格斗玩家一样先经历一波《街霸》1&2代的洗礼,而是在对平衡性、帧数、连段、立回等等专业格斗知识并没有概念的情况下直接接触了《拳皇97》,自然而然地就把97当成了“最好玩的格斗游戏”。
再然后,随着街机厅在治理下消失殆尽,主机也因为禁令不见踪影,无缘接触《刀魂》《罪恶装备》《街霸3.3》等名作的国内格斗玩家要么彻底退坑,要么就是通过各类对战平台继续在小范围内打97、98等古早《拳皇》作品。
本来按照游戏发展的历史规律来说,这类遗老玩家总会慢慢变成小众玩家,在新游戏不断涌现后慢慢演化成一个封闭的,圈子自萌的小团体。

当然,我说这句话并不是针对特定玩家,毕竟大多数玩家应该都有过自己心爱的游戏人气降低并最终变成冷门小众作品的经历。
但这个规律放在《拳皇97》身上却并不适用。即便只要稍作体验就能发现如今涌现出的格斗游戏早就强过97百倍,但时至今日,打开传统直播网站的格斗区,依然是满屏的拳皇97主播,甚至在大多数非格斗玩家眼中,格斗游戏就等于《拳皇97》。
而《拳皇97》能够以低劣的游戏品质成功逆转一众质量奇高的格斗游戏新作的关键,大抵是因为如今的97已经不是一个格斗游戏。

《拳皇97》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完整上下游体系的,独立于“格斗游戏”之外的产业。
在97生态中,玩家们熟知的各路高手(绝大部分都是主播)是位于产业中游的中坚力量,通过直播来不断收拢遗老情怀玩家,维持整个97行业的基本热度。
不过97再怎么“经典”,现在还在看和玩的也都已经是30岁往上的老屁股了,作为一款对新生代玩家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也几乎不可能吸收新鲜血液的游戏来说,真的光靠一众主播就能在游戏发售20年后还维持不错的活跃度和关注度,甚至还有不少人靠打这个游戏就能养家糊口吗?
我想大多数人,包括我本人在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个笼罩97多年的灰色传闻了。
那就是主播间的赞(博)助(彩)比赛。
吃菠菜这件事情如今在游戏圈早就已经屡见不鲜了,V社的两大电竞项目《Dota2》和《CS:go》一直都是重灾区,LOL早几年也曾经爆出过假赛丑闻,再加上菠菜行业对于竞技体育的干涉几乎已经公开化了,只能说有竞技的地方,就很有可能会滋生出相关产业。
《拳皇97》也不例外。
如果你经常看97直播,会发现各大主播之间经常会有所谓的“开枪”战,即某位不知名的“土豪老板”出资赞助,两位主播之间先胜X局者即可获得少则几百,多则数千元(甚至偶尔会上万)的现金奖励。
赞助的老板则是完全的“奉献者”,白送这么多钱给主播往往就只是为了看一场比赛。

所以开枪这件事,往深里一想你或许很快就会发现华点:这些老板都这么人傻钱多吗?隔三差五就无偿赞助主播打比赛,自己没有任何收益就为了看个热闹?难道老板爸爸不赞助,他们之间就永远不会比试切磋吗?
而格斗游戏圈对于《拳皇》开枪赛的广泛且接受度较高的解释就是——
所谓的“开枪”,其实就是开外围吃菠菜。
“老板”赞助开枪后,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观众进入参赛主播的直播间,遇上忠实粉丝,给自己支持的主播刷刷礼物打打气自然就能创造收益,但开赛前的“盘口”才是开枪战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比起竞技体育复杂的利益纠纷,原本就无仇无怨,只为混一口饭吃的主播们更有可能按照既定的剧本上演一场“流量与利益最大化”的战斗。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所有“开枪”都是菠菜,但老《拳皇》开枪比赛中包含菠菜行为已经基本是圈内共识。
所以还记得我之前是怎么说的吗?

“主播是位于97产业中游的中坚力量”——产业的下游是为主播提供基础收益,为行业提供基本流量支撑的玩家水友,上游则是不断用“开枪”刺激下游流量、创造灰色收益的“赞助方”,双方在位于中游的主播处交汇,形成了完整的、自运转的“拳皇97产业链”。
在97产业链的覆盖下,古早《拳皇》游戏至今仍然牢牢占据着传统直播平台格斗区的主要流量。而它对国内格斗游戏的生态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挤压其它格斗游戏玩家生存空间这么简单。
由于97两个字往往与“街机”联系在一起,又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当年的街机厅又往往和逃课、不良少年、社会人士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很多不了解格斗游戏的人眼中,“格斗游戏高手”往往又会和“街机厅不良青年”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 97直播区曾经也确实差不多也是这么个风格——抽烟、赤膊、纹身、满嘴脏话…在相关单位出手整治直播低俗内容之前,97区的很多主播从外形和谈吐上就已经写着“不良”两个大字。
而在格斗游戏=97的国内舆论环境中,格斗游戏风评被害的程度可想而知。
已经倒闭的熊猫TV在设立格斗区之初,曾经大胆尝试过“去97化”,趁着《街头霸王5》发售的热度,签约了包括qiuqiu、雀雀、罗小虎、杰娃在内的一众顶尖街霸玩家,国内《罪恶装备》导师级玩家“幻夜枪”(少爷)选择在熊猫开播传教,其后资深Arc系玩家全二、奶王,以及著名铁拳女玩家小雅等人也纷纷入驻熊猫TV开播。

没有抽烟、没有纹身、没有脏话、没有97的熊猫格斗区成为了格斗直播领域中难得的“清流”。去97化的策略让《拳皇》之外的格斗游戏有了通过直播吸引吸纳新人的机会,观众也都是紧跟国际格斗游戏潮流的玩家。
但好景不长,迫于流量压力的熊猫TV还是选择了从斗鱼强挖了河池与大口两位“拳皇顶流”来为格斗区增加人气,尔后也有越来越多的97主播选择从其他平台跳槽到熊猫。面对观众的愤怒与质疑,熊猫TV也只能选择将“拳皇”从“格斗游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分区。
就此,熊猫格斗区也彻底沦陷,而随着熊猫TV的倒闭,当年“百花齐放”的格斗主播们也早已四散东西,有人辗转回到斗鱼“夹缝求生”,有人在包容性更强的B站重新开播,也有人就此告别直播,回归生活。
至于97,依然是可供一批人吃喝的独立产业。

作为一个游戏大国,日本的电子竞技过去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原因在于日本曾立法限制电竞比赛的奖金上限,以至于电竞选手在日本根本无法靠比赛维持收入。
但近几年,以卡普空为主导的“日本电子竞技联盟”(JeSU)正在积极推进日本电竞的发展,联盟设立了严谨的“电竞选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一向以“奸商”形象示人的卡普空宣布将在前期进行“不计较回报的投入”来促进电竞联赛的长效发展。通过JeSU体系,任何玩家都有机会获得职业资格,进而参与到联盟举办的各项赛事中去。
日本电竞联盟的尝试也得到了日本政府机构的积极回应,多地政府表态愿意引入电竞项目,促进电竞产业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目前,卡普空旗下的王牌格斗游戏《接头霸王5》已经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日本街霸联赛”(SFL),8支由各大厂商赞助的队伍通过长达数月的循环赛争夺冠军。文章开头提到的Higuchi、卡瓦诺等人也都是随着SFL联赛迅速崛起的天才新秀。
甚至在去年年底,由街霸新人王卡瓦诺,EVO世界冠军樱皇(Nauman),街霸名将Moke、水派,以及铁拳职业选手Joytaro组成的格斗天团也作为男子偶像团体正式出道了。

当然,除了在电竞化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之外,格斗游戏产业本身也做出了顺应时代的改变:近几年的格斗游戏也为了适应新生代玩家而对上手难度进行了简化,例如Arc System于今年推出,并成功夺得TGA最佳格斗游戏的《罪恶装备Strive》,以及同样由Arc操刀制作,预计夏季发售的《DNF格斗》便是在保留了格斗游戏乐趣的基础上对操作进行了巨幅简化,这两款游戏的操作甚至已经简化到不再需要额外购置专业格斗摇杆,没有任何格斗游戏基础的玩家也能通过手头已有的手柄/键盘打出精彩且华丽的对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游戏门槛的降低与职业联赛的深入发展,也将有更多的日本玩家重新拾起摇杆,投入格斗游戏的怀抱。
至于大洋彼岸的美国,近年来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了格斗游戏的“中心”,全球最大的北美格斗游戏大赛“Evo”在2019年的报名参赛人数就已破万。
请注意,Evo是一项线下比赛,比赛地点在美国且参赛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均由选手自理,即便条件听起来如此苛刻,Evo依然能在每年吸引大批来自全球各地的玩家。今年年初,索尼正式宣布收购Evo格斗大赛,也从侧面说明了格斗游戏赛事的商业潜力与在玩家群体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至于中国呢?
国内最具天赋的FTG选手“小孩”(曾卓君)在《拳皇13》(2013年发售)《拳皇14》(2016年发售)《街霸4》(2009年发售)与《街霸5》(2016年发售)中均打出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巅峰时期在国际赛场上也算是非常顶尖的《街霸》4&5与《拳皇》13&14选手。
但在国内,在绝大部分提到小孩的场合,大家还是习惯这么称呼他:
“KOF98最强玩家小孩”。
是的,无论孩神在《街霸》与新《拳皇》(KOF13\14)中拿出过多么亮眼的表现,在97产业的笼罩下,他似乎都只能是那个打老KOF的顶尖玩家。

那些不玩老KOF的玩家呢?
《街霸》玩家或许是过得最好的,北京军爷、杰娃、洋面等高水平职业选手入驻B站直播,而随着《街头霸王5》入选今年亚运会的电竞项目,目前《街霸5》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趋于向好,BLG街霸分部的成立就印证了这一点。
但像《罪恶装备》《苍翼默示录》《月姬》《死或生》《刀魂》…甚至《铁拳》玩家,都仍然只能一如往日地圈地自萌,局限在少部分玩家组成的小圈子内。
诚然,经典或许永远都不会过时,《任天堂大乱斗64》也被国内玩家戏称为“美国97”,而《街霸2》与《街霸3.3》至今也仍然在海外(特别是日本地区)保持着旺盛的人气。但海外格斗爱好者在回味经典的时候,依然能够与时俱进,享受格斗游戏不断进化所带来的快乐。
如今全球格斗游戏产业正在飞速复苏,职业化与电竞化进程快速推进,国内的97产业也依然屹立不倒,主播开枪不亦乐乎。
至于《街霸5》能够趁着这次亚运会成功破圈,为国内格斗游戏带来更多新鲜血液,我想谁都不知道,毕竟上一个进入奥运会的《星际争霸2》现在已经是彻底的dead game了。
我所能期盼的,只有未来有一天,能有更多玩家认识和体会到真正的“格斗游戏”所带来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