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游戏新闻,会给你带来不幸。
就比如上星期的我,打着游戏刷新闻,突然就被二毛子厂商GSC 一拳打懵了,因为他们说:
“我们将在《潜行者2》里推出NFT(非同质化代币)系统,并且于明年拍卖三个游戏中的‘元人类’名额。”


“亲爱的潜行者们
我们明白你们的意思。
基于我们收到的反馈,我们决定取消《潜行者2》中的NFT内容。
粉丝和玩家的利益是我们团队最优先的事项。我们是为了让玩家们享受来做这个游戏的——无论代价是什么。如果你关心这件事,那么我们也关心。
爱你们的GSC。”
憋屈,像一拳头打在了棉花枕头上一样。
“游戏界怎么就变成了这个吊样。”
这早就不是游戏圈子第一次和NFT扯上关系了,那些专门为了NFT货币设计的P2E 区块链游戏且不论,《上帝也疯狂》、《神鬼寓言》的制作人彼得·莫利纽兹就在大力推出自己的NFT游戏《Legacy》。
而育碧更牛逼,他们直接在《幽灵行动·断点》里直球地加入了NFT形式的装扮,甚至推出了自己的NTF平台:Ubisoft Quartz,从平台层面深耕区块链游戏。

那么结果如何呢?
当然是育碧也被骂的很惨,根本没人交易他这个NFT皮肤,大家兴趣缺缺,只想去推特对线。
这么一看,是不是好像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只不过是几次脑抽了的战略,很快就会随风消散。
那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信你往下看。

现在提到非同质化代币,大家就开始按照虚拟货币自我发散起来了,下意识把它当成了比特币,然后开始喷挖矿,喷显卡价格起来了,其实完全没有搞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事实上,市面上的NFT和挖矿根本没啥关系,这玩意要是成了主流,说不定显卡价格还得往下降呢。
然而,NFT的杀伤力,远在比特币之上!
NTF游戏这玩意,不严谨点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叙述对我们的危害:一个是游戏驱动NTF,另一个是NTF驱动游戏。

众所周知,比特币就是砸算力去算一个目前没办法破解的加密数据出来,这玩意拥有了唯一性,不能无限生产,所以可以作为一种货币代替品,然后在没有管制的市场成为资本家的玩物。
也就是说,挖矿的烧那么多电和显卡算力,只为了换取一个东西——唯一性。
那么如果我有其他方式来获得唯一性呢?

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就是这种东西。
你随手画了一幅画,唱了一首歌,在游戏里搓了一件装备,这些都可以是一种NFT,它会在服务器里有一份签名认证,证明这个东西是你在什么时候制作的,那么它就有了唯一性。而区块链技术只是用于让这段数据在底层区块链上被追踪。
换句话说,就和你FF14搓的装备上那个id签名差不多性质。
那么这玩意有什么意义?很简单啊,你们的装备流通,游戏运营,一切的一切都负责为这份“唯一性”进行了担保,保证这件装备的数据不会明天就关服跑路。然后他们就可以用你们担保的这份唯一性作为金融筹码,继续他们的资本游戏。
这种情况下,甚至不会再有挖矿这个生产环节。
“我们资本的游戏,你臭计算的也配分一杯?”

如果这个角度层面来看,游戏玩家其实还没有多大损失的话,那么另一个角度。才是NFT游戏最可怕的地方。
你知道,就在此时此刻,有多少人为了能够活下去而在打游戏么?
当新冠封锁了国境线,当产业发生动荡,你猜猜东南亚地区的大规模失业会带来什么?
没有门路出国打工,没有工作养活家人,没有口罩走出家门的东南亚人“有福了”!因为他们迎来了NFT区块链游戏。
以游戏《Axie Infinity》为例,每天在家打十几二十个小时的游戏,平均下来一周能够有两百美元的收入,相当于政府五个月的救济金。

NTF驱动游戏,说白了就是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概念——网游打金。
当新的玩家在宣发或者内容的吸引下进入游戏,面对一个拥有花钱节省时间的RMT(现实金钱交易)系统时,不少人会选择掏腰包。
我们之前有提到过作为区块链游戏的《传奇4》,它就是一个典型的NTF驱动游戏。它完全可以玩,也不会用你的电脑挖矿,他所需要的,只是你这个玩家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资本家如何赚钱呢?钱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一切鼓吹NFT游戏的狗屎文章不会讨论的问题。

就说上文提到的菲律宾失业救星游戏《Axie Infinity》吧,官方运营会抽取5%的手续费作为收入。
那么他们就赚这5%?怎么可能!
资本早就在一开始就入场了,一切NFT游戏在刚开服的资源紧缺时期,道具价格都会非常高。而提前入场且拥有更多资源的人会成立一种单位——公会。
这些公会以网络聊天工具为平台,招募那些没有任何合同,为目的是赚钱的“打工人”。把他们难以支付的“打工门槛”租给打工人,抽他们的成,再用赚到的钱和资源去雇佣更多的打工人。
眼熟么?公会创建人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把自己的资本越滚越大,他们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因为20%的佣金会分给他们雇佣的职业经理人,这些经理会包办所有管理和销售,而这种良性的收益模式可以作为吸引融资的概念来帮助他们拿到前期投资。
公会之间可以在网络游戏那脆弱的经济市场里远比现实轻松的控制“打工门槛”和抽成比例,你能够开始打金的装备要花多少钱入手,你打来的装备卖钱后要被抽走多少,都由巨头公会规定“行业标准”。至于运营官方,他们只需要在那滚滚的交易中取走那5%就赚翻了。
是的,NFT游戏要的不是你的显卡,他要剥削的是你臭打游戏的剩余价值啊!

那有人就要说了:我特么又不是菲律宾臭打金的,关我屁事?
确实。那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刚刚只说了资本家如何拿到钱,没有说钱是从哪里来的?
“打工人”的大部分精力和收入会用于维护自己的“生产工具”,但是毕竟还是拿到了真金白银的。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玩游戏的买金玩家在往里面投钱。
这哪够啊?这时候就轮到他们的币圈人出马了!
NFT的包装怎么能放过这些韭菜呢?放出交易市场,控制游戏内NFT物品的价格波动,引人买入卖出,大手子割散户,全都安排上啊。
当游戏里的物价变成了真实的股市,一般玩家还能有好日子?
对不起,确实有好日子。因为目前的NFT游戏都只有专门的道具可以炒,其实根本影响不到只想打游戏的人。

这就是目前NFT游戏概念最恐怖的地方了。对于传统游戏运营商来说,它几乎没有给游戏增加多少开发成本,却能带来一大批玩家和生态。也许有人根本不喜欢《幽灵行动·断点》,但是为了得到一件头盔皮肤NFT去卖钱,他会购买这款游戏,并且打上好几百个小时。
还有比这更诱人的么?
而成熟的电子游戏市场和玩家,也会用他们的热情和爱好,以及众多业余时间去给这些金融产品作为信用保障,逐渐习惯NFT的存在,开着理财产品玩笑把出售NFT商品和顺手打金刻进自己的游戏习惯里。
育碧只不过是第一个松口下场的,如果他吃到了螃蟹。其他厂商,尤其是某些开发3A时期有经费压力的工作室,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事实上,《潜行者2》当年就是因为经费问题导致工作室解散。
从0到1也许要很久,但是从1到999从来不需要很久。

2010年科乐美推出《龙收藏》之前,所有游戏厂商都认为氪金道具只应该是论坛头像,没有任何人觉得氪金道具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氪金道具,不过是一种没有什么开发成本却能实惠提高人气的小添头罢了。
仅仅11年,氪金道具已经把游戏变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NTF彻底成为了电子游戏的一部分,那十年后的游戏会变成怎样?我不敢想。

而现在,他们拥有了在虚拟空间里的“唯一性”商品,并且有众多玩家来为这个虚拟空间的稳定性来背书。现在,他们只要进一步吸引圈外人来相信和加入这个空间就好了。
但是区块链游戏,虚拟代币空间?这种词太直白了,会让人看懂它的本质,得给它取个玄奥的名字才行。
现在,你知道“元宇宙游戏”,游戏世界“元人类”是什么东西了。
为了你的游戏空间不变成既得利益者的剥削工具,为了不让每个游戏世界都会被叫做“XX元宇宙”,为了你以后的游戏道具不会变成赌狗炒价格的货物,为了游戏还能是游戏。
NFT游戏,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