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期【机哥杂谈】。
陈叔叔最近是真的很有钱。
在收了小蕾2000万罚款之后,转手就官宣了UZI复出加盟BLG的消息,整个LPL转会期所有的新闻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这个消息来的惊天动地。

当然,Lex复出和UZI复出这两件事情本来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是动画圈的小丑被赋予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一个是LPL永远的神继续书写他的传奇。

但两者造成的后果或许差不多,那就是热度拉满。
动漫区的事情我不懂,但是关于电竞比赛我或许还能多两句嘴。相比起十多年前的电竞比赛,如今的比赛和当年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流量的加持,翻译成人话来说就是——看得人越来越多。

当然我不是要说什么流量的坏话,恰恰相反,从一个小众爱好变成了全民的狂欢,对于电竞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赞助商变多了,奖金上去了,各个厂商自己出资办的比赛,办的战队也越来越多,选手的待遇也上去了。而与之相配套的解说,主播,各种周边,使得玩家、粉丝们能消费和享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可以说流量的加持,不管是对于打比赛的人还是看比赛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战队和选手在这期间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的选手和战队除了可以依靠各种赛事的奖金营收之外,赞助费,各种活动收入也成为了其收入构成中的重要一环。整个社会开始认可职业选手的存在,08年已经连夺两次世界冠军的SKY还会被《心理访谈》作为网瘾青年的典型进行采访,2020年CCTV已经开始为UZI制作官方纪录片。现在只要是一个有实力的选手,其所具备的流量本身,就是一颗巨大的摇钱树。

RNG恰巧是一个善于造星的公司,简自豪也恰巧是一位配得上这个殊荣的选手,两相配合,于是便有了LPL的AD之神UZI。
而掌握着年轻人的流量密码,拥有一众上百万UP的B站来说,造星应该也不是什么难题。但只可惜,对于一个2017年才刚刚成立的年轻战队来说,BLG战队在LPL的履历并不算好看。虽然有着B站这个大平台的加持,但在实力至上主义的电竞圈中,没有出色的成绩,一切都是浮云。

如今UZI想打比赛,叔叔想要选手,两相配合,于是便促成了UZI的复出。
退役选手再复出和下岗员工再就业,其实对于电竞圈来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二者的区别就在于选手的知名度够不够高,走的时候是急流勇退还是没队要。在隔壁DOTA2,这样的行为其实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学名——切假腿。

说来也巧,隔壁DOTA2假腿切的最溜的,恰巧和UZI是一个段位:一个是LOL永远滴神,一个是DOTA2的上帝。
ANA——这个口口声声梦想是当厨师的年轻人,本来已经在TI8夺冠之后宣布退役,带着上百万美金的奖金休息了一阵儿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厨师学徒生涯。

不过在休整了没多久之后,或许是看到TI9的举办地在中国,觉得吃些中餐应该对他的厨师生涯有些帮助,又或者是想要个签证来新东方拜师学艺,他又选择在自己曾经夺冠的战队复出,顺便来上海捧走了第二个冠军盾牌。

不过不是每个选手都能把假腿切的那么成功的,LPL也不是没有蹚过这趟浑水的选手。在UZI之前,LPL001号选手厂长和LPL003号选手姿态都曾经尝试过在比赛中复出,虽然都是以救火队长的身份出现,表现也都中规中矩,但一复出就想要复现当年的荣光,还是有些难度的。

从本质上来说,选择打职业本来就是一项苦差事,著名LPL选手的身上基本上都有伤(非著名选手身上也有伤,只是他们没人关注罢了),你要说每天只是坐在电脑前打电脑,这些伤是怎么来的呢?练出来的呗!

根据LPL前两年的统计,7周年时LPL累计上场过的所有选手不过422名,你要说不内卷,那是不可能的。
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有3000多人,学院内的图书馆和自习室早上五点就灯火通明,有的人更是彻夜不休,相比之下,只怕职业选手之间的内卷会更加严重,一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游戏打下来,是个人都得有伤。

当然伤身体只是一方面,对于这种成名在外的选手来说,晚节不保可能才是最大的风险。毕竟,电子竞技,菜是原罪,在你输的时候,粉丝可不会念旧情,强如UZI,当年不也是一口一个“简灯笼”,“洗澡狗”叫过来的吗?

而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隔壁的TI2冠军Faith,当年拿下百万奖金的他没有选择退役,作为老将一直活跃在赛场上,最终却因为Newbee假赛问题而被官方终生禁赛,也算是圈子中著名的反面教材了。

所以作为LPL永远滴神,以UZI在圈内的地位,仅仅是当个主播,早就已经可以赚个盆满钵满,如果说他真的对LOL还有什么索求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一个S系列赛的冠军。
话虽如此,BLG最终能不能拿到这个冠军,可不是UZI一个人说了就能算的。

在昨天的官宣直播中,由于身背合同的关系,UZI只能通过VCR来宣布自己复出的消息。光是一个官宣都不能亲临现场的“神”,身背着RNG与虎牙的双重合同,究竟能争取到多少出场时间,或许还得看叔叔给另外两家的诚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