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期【游戏发展史】,承接上期《1912年的电气朋克大师,发明了最早的“电子游戏”》,我们讲讲电子游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上期文章所讲述的那段开拓者时光中,50年代前的游戏开发者们大多是为了教育或者实验目的开发了游戏,并且几乎没有商业化的想法。但是到了6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个人电脑,游戏开发者们终于开始兼顾可玩性,乃至商业性了。
在这个时期,你可以从那些早期电脑的备忘录和IBM的程序目录上找到各种程序猿开发的小游戏,比如PDP-1电脑上的《美国播棋》《苏格拉底式系统》,以及《猜字母游戏》。在60年代后期,甚至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篮球模拟游戏和棒球职业锦标赛模拟游戏。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史帝芬·罗素于1962年开发的《太空战争》。

他们可能是最早开始追求将电脑的性能发挥到极限从而提升游戏性的开发者,以至于这款基于上世纪初太空歌剧小说的科幻游戏已经具备了非常丰富的功能。
首先两名玩家要各自操作自己的飞船进行对抗,拥有楔形船”和“针形船”两种自机,一旦被对方的鱼雷击中或者接触画面中央的恒星就会失败。

更牛逼的点在于中间这颗恒星是有强重力的,直接模拟出了一个中心向外越来越弱的引力圈。虽然你可以利用它来加速机动和限制对手逃跑,但是太过靠近就会被恒星拉扯过去导致失败。

那如果被重力的陷阱捕获,是否就无力回天了呢?不,你可以跃迁啊!
是的,作为一款1962年的太空狗斗游戏,他们已经有了跃迁技能,可以一键随机转移到地图的另一个位置。
这个游戏是如此的精致,以至于拥有游玩条件的美国大学生们纷纷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其中就包括年轻的诺兰·布什内尔。
熟悉电子游戏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布什内尔先生在就读犹他州立大学期间曾在一家名为 Lagoon Amusement Park 的游乐园打工,从前一份打工中学到的视频图形技术让他成为了游乐园那台电子游戏机的维护人,给了布什内尔大把接触游戏机的时间。

虽然是最早接触游戏机的人之一,但布什内尔并不看好当时的游戏机。
“我不是很喜欢那些游戏机的业务,当时电脑和组成它们的芯片非常昂贵,根本没有多少商业价值。”
毕业后的他在知名录像机公司Ampex当了好几年的工程师,一线工程师的经历让布什内尔掌握了降低游戏制作成本的实际开发技术。
有一天,他终于意识到:现在的芯片成本已经足以制作平价游戏机了!在找老婆讨来500美刀的创业金后,他拉上朋友泰德·巴内制作了一台街机,将他最爱的《太空战争》完美复刻了出来,并在Nutting Associates的赞助下大量生产发行。

虽然这台情怀之作因种种困难只生产了1500多台,但还是成为第一个大量制造并供商业销售的电子游戏。
布什内尔并不满足,要是只做一个小众传播的昂贵游戏机,那和当年的实验室游戏有什么区别,必须打出商业牌,找到市场喜欢什么!为此他特意聘用了一位叫做艾伦·奥尔康的牛逼程序员,来为自己开发游戏。

众所周知,多少大佬距离成功,就是差了那么一个点子。布什内尔不算是个点子王,但是他很有发现点子的眼光,1972年5月的一场奥德赛游戏机演示会上,他看到了时代的商机。
说到奥德赛游戏机,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拉夫·亨利·贝尔。此人的生平极为传奇,身为德国犹太人,他在党卫军屠杀犹太人前夕就很有眼光的逃到了美国。当过皮套工,干过无线电,二战期间自学数学,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把各种德制武器改造成生活用品。

这人在加入美国国防承包商Sanders Associates后也没有断了自己的发明工作,在从领导那里搞来了2500美刀的开发资金后,他花了两年时间开发出了一款可以插在电视上的游戏主机。

没错,1967年的电视游戏主机!这台游戏机甚至有两个外接手柄和一个体感光枪!
这项设计是如此超前,以至于到最后只有米罗华公司的营销总裁看中了这个项目,一直折腾到71年才生产专利,72年5月才开始演示,72年8月才开始发售。
那么,在这三个月里发生了什么呢?
1972年6月,以围棋日文术语“当たり”(打吃)的读音atari为名,雅达利公司正式成立,并在9月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街机游戏:《PONG》(乒乓)。

前后不过一个月,家用机和街机两大市场同时掀起了第一道巨浪。自此,电子游戏的黄金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PONG》是如此的受欢迎,每一个到酒吧喝酒的人都忍不住要开一把来证明自己的双手有多么灵巧。这台神奇的游戏机就像是三十年前酒吧醉汉腰间的手枪一样,是最好的对决平台,还不会出人命!
虽然模仿者蜂拥而至开始疯狂竞争,但是雅达利还是几乎垄断了全美三分之一的酒吧街机市场。他们趁胜追击,开发了不少对抗性质的运动游戏,这些街机对于当时的酒吧文化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以至于一度被硬币填满到无法继续游戏。
小范围的成功没有减缓布什内尔发展公司的步伐,在后来的三年中,雅达利面临过失业装配工的垃圾产能,面临过商业小聪明带来的项目流产,甚至因为被当成黑社会的敛财工具一度拿不到贷款,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改进机器,扩大产线,甚至开发出了新的家用机原型,准备进军家用机市场。

布什内尔甚至远渡重洋,建立了雅达利日本,并与当地一家开发百货大厦电动木马的日本公司中村制作所展开了合作,试图打开海外的街机市场。

那么,在雅达利飞速发展的时间里,家用机市场的米罗华奥德赛在干什么呢?
答案是:准备收网。

米罗华的销售部门虽然拿下了奥德赛主机,但依然走不出当时资本家的寡头心理,满脑子都是:这玩意能帮我垄断啊!
结果就是,奥德赛只会在米罗华认可的销售商渠道发行,并且只能在米罗华电视上运行。要知道,虽然当时电视已经走进亚美利坚千万家,但是米罗华一个牌子的市场份额,也就那么百万量级。
更别提他们买下游戏机后,既没有后续生产新游戏,也没有开发游戏机的新功能,整个游戏机历史只有28款游戏,其中12款还是开场附赠的。就这样的机器,他们还卖99.99美刀一台,那可是1972年的99.99美元啊。

被勾起了玩瘾玩家们并不买米罗华的账,他们宁可去观望雅达利即将推出的新主机,也不理会一路跌到79乃至49美元的米罗华奥德赛,毕竟谁也不想再买台价值549美元的电视。


关于米罗华奥德赛的战略失败和广告变迁,几乎可以再专门写一篇文章,但是总的来说他们是翻车了。米罗华的股票在 1972 年中期高达 39 美元,到 1973 年 2 月已经跌至 17 美元,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把目光看向隔壁做得越来越好甚至已经开始挤压他们的雅达利。
终于,在1973年。米罗达一纸诉讼把把雅达利告上法庭,借助奥德赛早年的开发文档,他们在法院上把雅达利干得粉碎,不仅拿到了70万美金的赔偿,甚至直接拿走了雅达利公司接下来一年内的所有版权。

事实上,尝到这次甜头的米罗达在版权诉讼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他们在之后的十年里完全不准备继续开发游戏机,而是全力起诉各大游戏公司。包括早期的动视在内的十几家公司一共赔给了他们上亿美元,就连任天堂也败诉吃了个大亏,直到1993年才摆脱了赔钱的命运,直接成为了任天堂法务部成立的催化剂之一。
面临赔偿和版权问题的雅达利被打的猝不及防,权利扩大产能的资金链根本不足以支付。无奈的布什内尔只能把公司以以26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华纳,从而换来了1亿美元的投资。
没人能想到有了一亿美元的雅达利能做出什么事来,他们愣生生憋了一年没出新游戏,直接创造出了欧美家用机史上最无敌的存在——雅达利2600。

彩色图形,适配各家电视,卡带载体,一众优秀的游戏,除了其昂贵的售价外,雅达利2600几乎没有缺点,仅仅第一年就卖出了25w套,可以说秒杀隔壁的奥德赛了。
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华纳,两年五十万台的销量根本喂不饱贪婪的母公司,一手建立雅达利的布什内尔被一脚踢开,由完全不懂游戏的纺织品销售雷·卡萨尔接任雅达利的CEO职位。
卡萨尔完全不懂游戏机,但是他懂销售啊!这位被雅达利员工讥讽为“袜子之王”和“毛巾沙皇”的暴君对整个公司的结构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并大大的增加了销售导向的权重。把程序员的奖金拿给真正为公司贡献利益的销售们。

极致优化的资本操作和大量的销售员一下子拔高了雅达利的销售额,至于开发人员和程序员的出走问题,卡萨尔直接去日本买下了TATIO的《太空侵略者》,继续热卖。
眼看在这破公司没啥出路,雅达利原本的开发人员直接出走,一起建立了一家新的公司——Activision。
没错,这就是动视的由来,他们一群老游戏开发,靠做第三方游戏卡带过得不要太滋润,哪里还需要留在雅达利受你华纳的鸟气。至于华纳那边,一下子居然没能打得赢官司,只能看着动视靠着一手第三方游戏开发赚的盆满钵满。

动视的胜诉直接给市场打开了格局,雅达利就是个卖游戏机的,他懂什么开发游戏?动视做得,我做不得?
全球的公司都沸腾了,别说什么任天堂,索尼,就连卖狗粮的,做麦片的,所有人都开始制作雅达利2600游戏卡带了!
难以计数游戏工作室和开发商在这年涌入市场,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粗制滥造的劣质/低俗/欺诈性游戏,还狂打价格战。当你面对5美元的20合一游戏大礼包和一款40美元的大作时,买哪个不言而喻。

而最恐怖的一点在于,卡萨尔还觉得这种做法没啥问题。是的,他自己也开始这么干了。
当时雅达利走了两大策略,一个是购买知名IP,只要IP够火爆,我做的再垃圾也有玩家买单,就比如移植过来的《吃豆人》,虽然赶工的稀烂,但是依然有人买。
另一大策略就更离谱了:如果开发商的游戏达不到预期,那么就拿不到尾款。这时候开发商怎么办呢?很简单,你只要再开发一款游戏给我就行,如果成功了,钱就给你。
这两大策略简直的究极粪作催化剂,雅达利主机的第一方游戏信誉就像一年出了20部圣歌20部2077和20部美末2一样以光速跌落,直到那场电子又是史上最大最恶事件——《E.T》

如何形容游戏《E.T》?《赛博朋克2077》宣发和期待规模的《星球大战》游戏用日厂价格买到手后发现里面是一个套着《质量效应仙女座》角色造型的《血狮》,当时的玩家大概就是这种心情。
整个家用机市场的声誉在一瞬间崩溃,人们纷纷丢弃和掩埋铺天盖地的劣质游戏,销售商再也无法将卖不出的游戏退回给软件生产商,所有的电子游戏打一折都卖不出去,最后甚至只能捆绑在泡面上发售。
整个北美电子游戏产业,几乎一夜死绝,早期电子游戏开发商纷纷破产,雅达利的游戏泡沫,终究是碎了。
直到4年后,来自东方的力量才开始重建这片废墟,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关于这股东方力量,还请期待下期:
盎格魯-撒克逊人的爹——任天堂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