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我的好友小猪佩奇》在steam上上架,售价116元。小猪佩奇在国内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与《我的好友小猪佩奇》上架同时成为话题的,却是玩家给这款游戏打上的“犯罪”、“恶人主角”、“光明会”、“永久死亡”的标签,这些标签让小猪佩奇难得地当了一回带恶人。

游戏的实际内容不到2小时,就算要取得全部白金成就2小时也足够了。就是这么一款早教游戏竟然要卖到116元,
或许就是这样货次价高的反差,使得steam上的评赏家们开始对游戏的标签下手,会出现恶人主角的标签也似乎合乎情理了。

尽管四个邪典标签因为不属实而被去除了,但玩家还是前赴后继地选择继续在标签里整活。“剧情丰富”、“史诗级”、“欲罢不能”等等,仿佛都是想要诱惑其他玩家购入,一起交智商税。

其实2小时内速通游戏然后申请退款也是一种解决办法。除非家里真有孩子爱玩,否则这游戏打骨折都不建议买。
这种给游戏打标签整活的吐槽方式,最早是出现在2014年。在那一年,steam上线了一个玩家给游戏自定义地加标签的功能。但是在那之前就已经有了游戏分类了,所以在最开始,标签就代表着玩家对游戏的评价而非是官方分类。
玩家标签最出名的时候,还得要属《黑魂》系列和《只狼》这些高难度魂Like游戏。

似乎给魂Like游戏打“恋爱模拟”的tag已经是玩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不过还是想吐槽一下,在《只狼》里玩恋爱模拟,是只狼和皇子的cp香,还是只狼和若变之子的cp更香呢?
(那我觉得还能贴个股市风云的tag上去,没什么毛病吧)

不过这么一说也确实,仔细一想,在黑魂里有着被前男友杀死又被主角复活的傲娇女,有相亲相爱一红一白性感姐妹花,有化为灵体孤独无助的上古魔女,有惨遭囚禁的异国公主,有外出探险遇难的圣女,有性感丰满的大姐姐,有可爱的魔物娘兄妹,有千里寻父的金发少女,有全副武装的高冷防火女。这还不算是恋爱模拟游戏吗!?
Steam玩家们的整活远远不止如此,在某款知名名字不可描述的猫娘游戏下面,大大的第一个tag便是“第一人称射击”,虽然寻思着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但苦了那些真的热爱FPS的玩家。所以有玩家抱怨:我只是想找一个能突突突打枪的游戏,而steam给我推荐了些什么?
这个整活的来源可能也早于Steam加入自定义标签的年代了。在很多年前,那些为黄油做攻略的galgame大师们早就开始使用“射击游戏”这样的术语了,所有登不上台面的词汇,都会被他们替代成一本正经的游戏攻略术语。

说到受害者中的受害者,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雀魂》的tag。

类魂?好吧,如果形式内容都是自由派,只要名字带魂就是魂Like,那雀魂也能算魂Like。
但是心理恐怖……
好像也说得通?当你手握一手铳牌,对面三家立直的时候,那确实是心理恐怖。自己开暗杠被读秒了,然后点了一个国士无双的时候,那也确实是心理恐怖。
那么“色情内容”呢?大概是因为steam玩家习惯上会把有美少女的游戏都打上色情内容的tag。讲道理雀魂的人物立绘和婚皮、节日皮肤都不是很露骨,顶多R16那种级别,顶多只能算“涩”。
看了那么多整活的自定义标签,我们能看到的,是玩家对于游戏的一种幽默的吐槽行为,但是似乎不是所有的厂商都喜欢被玩家作为整活的对象。

实际上玩家在steam上自行给游戏贴上的标签可以看作一种噱头,真的有人会因为“恋爱模拟”要素去尝试黑魂系列和只狼吗?
游戏公司希望的,是抓住自己真正的目标用户群体。就像魂Like游戏想要吸引到的是那批勇于去攻坚的硬核玩家,给自己贴上最合适的标签,在他们看来比多一个噱头来得更加实在。
本文之中提及的《黑魂》系列以及《只狼》、还有那些不可描述的猫娘游戏,再到这几天的《我的好友小猪佩奇》,他们的标签页面都已经把玩梗和整蛊的内容给删去了。到底是不断更新的steam作的妖,还是厂商自己的运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官方的声明,不过我们有理由怀疑两者兼有。
Steam的标签机制在2021年年初进行过一次更新,而在那之后,有关玩梗的标签词条就开始逐步减少了。虽然说骂游戏“垃圾”的这样的脏话本就在屏蔽列表之中,但我们见到的情况是——许多并不是脏话的标签也消失了。

不管原因为何,steam上原本诙谐的标签梗正逐渐趋于消失,虽然不会再有新入坑的玩家询问为何黑魂和只狼是恋爱养成游戏了,但原本能让人津津乐道的整活标签,未尝不是steam的一种文化标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