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的骨灰级实况玩家来说,首次接触《实况足球》系列大多都是通过1998年的《实况足球3》,当时的《实况3》在PS平台发售后便引起了玩家们的强烈反响,相对于早期FIFA以一对一花式过人为主打的游戏形式,《实况3》更加强调球队的战术配合,趋于真实的游戏体验也使得《实况》系列就此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正式与游戏巨头的《FIFA》系列二分天下。

不过,就算KONAMI打出了“真实足球”的招牌,受限于当年的技术能力,早期的《实况》中依然有相当多不合理的设定,例如罗纳尔多和欧文完全没有后卫能追上,而巴蒂斯图塔作为当年强力中锋的巅峰代表,游戏中的射门就像是出膛的炮弹一样,球速甚至比《实况8》中阿德里亚诺的暴力射门还要快上不少。
此后,借着《实况足球3》打下来的名声,KONAMI一路高歌猛进,除了不停推出正统续作之外,还发售了两款略带骗钱性质的作品《实况2000》和《实况2002》。直到2004年,《实况足球8》正式发售,《实况足球》系列也在国内达到了它的巅峰期。

相较于过去的实况游戏,《实况8》做出了3个堪称颠覆性的改变,其一便是一直为广大实况玩家所津津乐道的“大师联赛成长系统”。
作为《实况足球》系列最具标志性的系统,大师联赛最早出现在1996年发售的《实况足球4》中。
由于缺少授权,早期的大师联赛并不像现在一样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各大联赛尽收其中,而是将所有俱乐部都整合成为了一个联赛。甚至在PS时代的作品中,KOANMI还用大量假名和虚拟队徽来指代现实中的各大知名俱乐部。
没错,就像是现在的MAN BLUE和LONDON FC一样。

在《实况8》发售之前,大师联赛中的球员虽然可以交易,但是其属性是固定的,并不会像现在一样随着赛季的进行而涨跌。而在《实况8》中,球员的数值会随着其年龄和比赛频次出现增长和下降,这无疑将大师联赛的可玩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单纯的竞技体育形式转变为了带有强烈养成要素的半经营类模式。
而且,《实况8》中每个球员的能力上限都是不同的,潜力高的年轻球员在经过几个赛季的成长后,可以达到非常恐怖的能力数据。
例如孔帕尼和法布雷加斯这两位在当时来说的“年轻小将”就是中卫与前腰位置上公认的妖人,而在游戏中求购自己心仪的年轻球员,再将其培养成大杀四方的顶级球星,也成为了大师联赛玩家最喜欢的玩法之一。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球员成长,那么《实况8》的大师联赛仅仅只能算是竞技版的FM,真正让大师联赛彻底升华的,则是另外一个特色系统:退役转生。

在《实况足球》的大师联赛中,球员每过一个赛季年纪都会增长,与现实中一样,随着年纪的增长,球员的各项数值也会逐渐下降,并最终选择退役。这样的设定无疑会给玩家带来一定的困扰:如果自己喜欢的球星恰好处于生涯暮年,体力差速度慢,踢不了两年又要退役,不就失去了组建心目中最佳阵容的机会了吗?
而所谓的退役转生就是,当某个球员因为年龄原因选择退役之后,他会在下赛季的冬季/夏季转会期以16岁青年球员的身份在游戏中重新登场。
虽然球员重生后的各项数据都很低,但这类知名球星往往也拥有极高的潜力,只要第一时间买回队中加以培养,不出几个赛季就能成长到比退役前更加恐怖的数据水平。
于是乎,球员成长+退役转生的系统组合带给了《实况8》大师联赛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在那个网络对战尚未兴起的年代,在《实况8》中培养一个评价全99的梦幻阵容,其快乐程度不亚于在如今的FIFAOL和UT模式中打造一支超强土豪球队。
除了可玩性极强的大师联赛之外,《实况8》还催生出了另一项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游戏衍生物:王涛解说。
“据红楼梦记载,多传球可以提高进球率。”
“孔子说,好的边路传中极易导致进球,孟子说,孔子说的对。”
“他的一脚射门射向了天空,冲进了太空,飞向了宇宙!”
“场边的教练拿出了枪对准了这个队员,要冷静啊!”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你没商量(靓)颖靓颖我爱你在他乡还好吗(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势冲了过来!”

凡是玩过《实况》系列的玩家,想必都对上述解说词非常熟悉。作为前《天下足球》的解说员,王涛幽默的解说风格一直深受实况玩家喜欢,而近几年的《实况足球》也一直都将王涛解说作为面向国内玩家的主要卖点之一。
只不过,如今已经转战短视频平台,大肆兜售“亲笔签名球衣”惹得一身争议是非的王涛,今后是否又能一如既往地为球迷玩家们带来欢乐呢?
恐怕谁也说不准。

在《实况足球8》火爆国内后,《实况》系列的后续作品却慢慢走向了下坡路。由于国内大神整合魔改的《实况足球8国际版》过于经典,处于同一世代的《实况9》与《实况10》在国内玩家寥寥。
而在步入新世代之后,《实况2008》遭遇口碑滑铁卢,《实况2011》大幅革新系统,增加传球力度条后毁誉参半,而作为当年KONAMI的“得意之作”,首次使用小岛组“FOX引擎”开发的《实况2014》由于对引擎的理解不够透彻,人物建模极为失真,同样让玩家大失所望。

但比游戏品质问题更严重的,则是在《FIFA》版权战略下不断萎缩的游戏市场。在足球游戏的早期时代,虽然没有英超与德甲授权,但当时的游戏原本容量就有限,只要将几支传统强队收录在游戏内,玩家往往也会欣然接受。
但随着游戏容量日益扩大,球队版权开始成为足球游戏的另一片战场。作为由英国制作组开发的游戏,独享英超版权的《FIFA》利用英超联赛在全球市场中高速拓张的机会笼络了一大批新鲜血液,而始终与英超绝缘的《实况足球》,却只能捏着手中的LONDON FC与MAN BLUE,眼瞅着足球游戏市场被对手一点一点蚕食殆尽。
如今,相继失去西甲、欧冠与意甲版权的《实况足球》,与《FIFA》的销量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了,前者还在百万级别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后者已经成长为每年数千万销量的业界顶级IP。

当然,《实况足球》并不是没有反戈一击的机会,《实况2020》在放弃FOX引擎,使用虚幻4重构游戏后,拿出了堪称惊艳的表现——顶尖的球员建模、极为真实的战术体验,以及堪称丝滑的优秀手感,虽然销量仍然与《FIFA20》相距甚远,但在游戏口碑方面,《实况2020》终于难得地扳回一城。
不过,就在玩家们满怀期待地以为《实况足球》能就此复苏,重新和《FIFA》板板手腕时,《实况2021》却再次打了所有人的脸。
作为《实况2020》的换皮游戏,《实况2021》仅仅更新了球员名单并微调了游戏AI就要玩家掏钱再买一遍,骗钱之心昭然若揭,实况玩家刚刚重拾的信心瞬间又被浇灭。

到了今年,或许是实况手游赚得实在太多了,又或许是KONAMI已经看不到任何在主机上和《FIFA》扳手腕的希望,《实况足球》终于宣布改名为《eFootball》并取消一年一度的出货机制,改为基础免费的“网游”式F2P游戏,至于实况的精髓大师联赛,则会作为付费内容添加至游戏中。
但让人绝望的是,今年的《eFootball》竟然毫无手感,操作起来和手游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将手游强行逆移植到主机上一样。
作为一名近20年的国际米兰球迷,笔者在《实况8》时代曾经因为不能在线下对决中使用自己的主队而苦恼(阿德+马丁斯=无敌)。
到了现在,看着意甲球队中替代国米的刺眼假名,看着游戏的品质越来越差,看着球队和《FIFA》签约后,最喜欢的队内小妖巴斯托尼一次又一次代表球队参与EA举办的《FIFA》活动,有时候我也在想,《实况足球》真的还值得我坚持下去吗?
